English

抗洪实景入画来

1998-12-2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夏斐 我有话说

在今年长江抗洪刚刚结束之际,一本记录′98长江抗洪实景的大型摄影纪实画册——《众志成城——′98长江抗洪图》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10月8日,第九届全国书市在西安开幕。画册一运到书市展场,立即成为书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湖北摊位前,慕名前来参观和购书的读者络绎不绝,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闻出版报以及当地新闻单位立即对这本画册的出版作了报道。一些读者在翻阅画册时,赞叹之情溢于言表:湖北佬抗洪行,出书也行啊!

10月21日,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在武昌开了一个小规模的读者座谈会,一些专家学者对这本画册也作了很高的评价。中科院、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文伏波,美学专家刘纲纪,水利专家张修真等都赞扬说:“湖北教育出版社作了一件大好事,在短短50多天里完成这样一项巨大而成熟的出版工程,非常不易!”

谈到这本大型画册的出版经过,湖北教育出版社社长娄齐贵说:湖北是长江洪涝灾害的重灾区,也是长江抗洪的主战场。惊心动魄的抗洪壮举、感人肺腑的英模事迹、万众一心的赈灾场面,令我们这些生活在长江边上的出版工作者激动不已、热泪盈眶。我们有责任将共和国这段不平凡的历史记录下来,让它彪炳千秋!正是在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动下,我们萌生了编撰出版大型纪实性抗洪画册的念头。我们提出的口号是:既要质量,又要速度。

出版《众志成城》的最初想法,是由副社长聂昌慧提出来的。他与总编室主任徐耀明一起起草了一个策划报告,这个报告很快得到了社长娄齐贵、总编辑冯华芳的支持。

从8月12日策划选题,到10月6日第一批成书从装订线上卸下来,总共只用了54天,在这50多个日日夜夜里,从主编到责任编辑,从质检到印刷人员,都全力以赴,连续作战。为了挑选图片,他们曾三上北京,二下湖南,三赴江西,又抵广州,转往南京、合肥。在编撰过程中,大家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次日凌晨。

社长娄齐贵带着腿伤坚持外出组稿选照片。9月22日中午,他听某舟桥旅宣传干事殷湘玉说解放军画报社的摄影记者李靖有一些好照片,马上就想法打通了李靖家里的电话,李靖在电话中说:“您不用到北京来,我给您寄过去。”哪知娄齐贵当天晚上就上了去北京的火车,第二天早晨,刚刚起床正在漱口的李靖惊奇地发现:娄齐贵已站在他家门口,还给他顺便送来了几根刚出锅的油条作早餐。李靖被深深地打动了,当即去洗印车间冲洗了100多张照片。午饭后,娄齐贵又与人民公安报的摄影记者赵飞联系,约定下午2点见面。娄齐贵一看表,还有一个小时,就又去看了一个抗洪图片展,当场挑选了5张照片。下午从赵飞手上拿到照片后,就直奔机场返汉了。当晚他没有回家,就在社里与同事们商量挑选,第二天一早又飞往印刷地点——深圳。

9月28日,离画册正式出版只有几天了,娄齐贵很认真地收看了党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看完后,军人出身的娄齐贵又一次激动了:画册内容一定要有反映这次大会的照片。第二天一早他就找到报纸,看报上的照片,与当地新闻单位联系,当天就拿到了报上发表的几张照片的印报软片直飞深圳,赶到机场时,飞机差两分钟就要起飞了。到深圳后,印刷时发现照片是传真片,不太清楚,制画册效果不太好,娄齐贵又与新华社联系,新华社原副总编辑闵凡路非常支持,马上叫有关部门找出底片,冲洗放大,通过航空速递到深圳。10月2日,这两幅照片到了深圳。10月8日装帧精美的画册就在西安第九届全国书市亮相了。

翻阅画册的读者,无不对画册第一部分的一些反映旧社会洪灾的老照片饶有兴趣。得到这些老照片真不容易啊。1931年武汉大水这一组照片是由一个叫胡家川的老人提供的。他今年80多岁了,现退休在成都居住。1931年大水后,胡家川在武汉街头看到一个青年学生拿着自己拍摄的几幅照片沿街叫卖,换钱糊口,胡家川非常同情这个学生,就买了这些照片并一直保留到现在。今年长江大水后,胡家川看到一样大水两样情景,心里感慨万千,就把这些照片寄到武汉晚报。9月24日武汉晚报发表了这组老照片。教育社的同志又想方设法把这一组老照片收到画册里。

12月6日是星期天,气温零下2℃。在湖北教育出版社6楼大会议室,画册的再版修订工作又开始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